急性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为保持制动、冷热敷交替、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
1、保持制动:急性运动损伤是指运动造成的骨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的损伤,包括韧带损伤、疲劳骨折、肌肉牵拉伤等。出现急性运动损伤后,患者应该保持患处的制动,不仅可以避免对患处造成二次伤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胀和炎症。
2、冷热敷交替:急性运动损伤后,患处会出现肿胀、疼痛等情况,在受伤48小时内冰敷可以抑制痛觉神经纤维信号的传导,减轻疼痛,还可以使患处的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受伤48小时后,可以热敷,有利于促进患处的血液循环,帮助淤血吸收。
3、加压包扎:加压包扎是一种常用的止血方法,可以防止出现血肿,促使伤口尽快愈合。急性运动损伤后加压包扎,可以防止组织液渗出,进行局部止血,有利于身体恢复。
4、抬高患肢:急性运动损伤后抬高患肢,可以促进患肢的静脉血液回流,有利于消肿。
建议急性运动损伤的患者按照上述原则进行处理,如果损伤的程度较轻,一般可以自行恢复;但是如果损伤的程度较为严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通过体格检查、CT检查、磁共振检查等明确具体的情况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治疗期间,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有利于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