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黄芪和熟黄芪一般在炮制方法、功效侧重、药性、适用人群、使用剂量等方面存在区别。
1、炮制方法:生黄芪是直接将黄芪采挖后,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而成。熟黄芪是将生黄芪经过蜜炙处理后的产物。蜜炙过程是用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黄芪片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不粘手为度。这使得其的性质和功效有了一定差异。建议患者谨遵医嘱,了解不同炮制方法对药物的影响。
2、功效侧重:生黄芪主要以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为主,表现为常用于治疗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其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熟黄芪则以补中益气为主,表现为在健脾和胃方面作用更显著,适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等情况,比如食少便溏、内脏下垂等。建议患者谨遵医嘱,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合适的黄芪。
3、药性:生黄芪味甘,性微温。这种温和的药性使其在补气的同时,能走表,发挥其固表等作用。熟黄芪经过蜜炙后,甘温而偏润。其润性使得其在补中益气时,更能滋养脾胃,缓解脾胃的干燥之性,增强补脾胃的功效。建议患者谨遵医嘱,注意药物的不同药性对身体的影响。
4、适用人群:生黄芪比较适合表虚自汗、疮疡初期的人群。例如,对于容易感冒、经常出汗的人,生黄芪可以帮助增强体表的防御功能。熟黄芪更适合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的人群。像一些体质虚弱、长期腹泻、脏器脱垂的人使用熟黄芪可以更好地提升中气,改善脾胃功能。建议患者谨遵医嘱,明确自己是否适合使用。
5、使用剂量:由于生黄芪和熟黄芪的功效和作用强度有所不同,在使用剂量上也有差别。一般来说,生黄芪的用量可能相对灵活一些,但具体的用量还是要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由医生来确定。熟黄芪因为经过蜜炙,作用相对缓和,在一些补中益气的方剂中,剂量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建议患者谨遵医嘱,不要自行调整剂量。
生黄芪和熟黄芪在炮制方法、功效侧重、药性、适用人群和使用剂量等方面都有区别。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