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妇产科

突然奶水减少,不涨奶,是怎么回事

医生头像

张露 副主任医师妇产科

三级甲等山东省立医院

突然奶水减少,不涨奶,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喂养次数较少、精神紧张、过度节食、乳腺炎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诊,明确情况后遵医嘱进行干预。
1.激素水平变化:在分娩结束后,身体通常会自行进行适当调整,体内催乳素分泌可能减少,导致患者的奶水突然减少但不涨奶。该现象通常是正常的,患者可以尝试从母乳喂养转变为混合喂养、奶粉喂养。
2.喂养次数较少:进行喂养时宝宝会吮吸乳头,通常会刺激奶水分泌。如果喂养的次数比较少,乳头无法得到足够的刺激,可能导致奶水突然间减少,但患者可能并不涨奶。建议患者适当增加喂养的次数,多让宝宝吸吮乳头,进而刺激奶水分泌。
3.精神紧张:工作任务重、人际关系紧张等因素可能导致患者的精神状态紧张,可能影响内分泌,可能使奶水的分泌突然减少,患者可能不会同时出现涨奶的现象。建议患者适当调整情绪,可以多和家人、朋友沟通,通常有助于调整状态,进而改善症状。
4.过度节食:如果患者过度节食,可能导致摄入的营养无法满足身体的需求量,可能导致奶水突然之间变少,患者此时可能不会涨奶。患者应积极纠正不良饮食习惯,要均衡摄入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以改善相关症状。
5.乳腺炎:喂养姿势不正确、奶水过多等因素可能引起乳腺炎,患者常有乳房疼痛、乳房出现局限性肿块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突然发现自身奶水减少,但不伴有涨奶的情况。女性应遵医嘱使用青霉素V钾片、头孢克肟颗粒、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以减轻、消除局部的炎症。在服用上述药物后建议暂停喂养,以免影响奶水质量,可能影响宝宝的状态。
需注意,患者应避免盲目尝试偏方,以免对机体状态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