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科

如何分辨病毒和细菌胃肠炎

医生头像

刘正新 主任医师内科

三级甲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在临床症状方面一般没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患者通常不可通过症状的方式来区分病因。若患者感染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建议患者尽快前往医院就诊。临床一般通过实验室相关检查,如血常规、便常规、病原学检查等方式来辨别病毒和细菌胃肠炎。

1、血常规:

根据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等初步判断感染的类型,明确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还是寄生虫感染。其中,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寄生虫感染。

2、便常规:

病毒性急性胃肠炎患者的粪便外观多为黄色水样,无脓细胞和红细胞。不同细菌感染后粪便可呈不同性状,如稀水样便、脓血便、水样便、黏液便、血便等。

3、病原学检查:

通过该项检查可以检出微生物的具体种类,一般属于确诊证据,但目前培养阳性率较低。

此外,患者还可采用血清抗体检测来明确诊断。确诊后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肠炎宁片、蒙脱石散等药物来治疗。平时应重视饮食卫生,不吃没有烹饪熟的食物。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