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外科

食物中毒与食源性疾病的区别

医生头像

曹键 副主任医师外科

三级甲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食源性疾病指吃了有害物质后,出现的食物中毒、感染等现象。食物中毒与食源性疾病属于包含关系,区别在于食用的物质上,食源性疾病相比食物中毒可以指代更多。患者如果出现了食用有害物质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针对性治疗。
食源性疾病指食用携带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所引起的肠道疾病,可分为感染性和细菌性,包括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等。而食物中毒指吃了对人体“有毒”的物质,正常胃肠出现感染、中毒等症状。在食源性疾病中,诱发病情的食物可能具有毒性,也可能不具有毒性,但其携带了一些病原体、有毒物质进入人体,这些物质造成身体出现中毒、感染的症状。而食物中毒中,食用的食物可能是携带有毒物质,也可能是食物本身就具有毒性,被人体摄入后,导致人体出现不适症状。
患者吃了食物后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可到医院做肠镜CT、血常规、X线等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如果是食物中毒现象,可以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氯雷他定片、甲氧氯普胺片等药物治疗;如果是食物感染现象,可以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