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科

肾性贫血诊断标准

医生头像

张聪 副主任医师内科

三级甲等中日友好医院

肾性贫血是指由慢性肾脏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引起的贫血,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病史、症状、血红蛋白数值、骨髓造血功能等。

1、病史:

如果患者存在慢性肾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相关疾病,比如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等,可能会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从而诱发肾性贫血。

2、症状:

当患者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时,可以考虑是肾性贫血引起的。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口唇或指甲颜色发白、眼睑结膜苍白等不适。

3、血红蛋白数值:

血红蛋白是存在于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可使血液呈现红色,能够将氧气输送到人体的器官和组织,并将二氧化碳从器官和组织输送回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如果患者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并且伴有血小板减少的情况,通常可以诊断为肾性贫血。

4、骨髓造血功能:

骨髓存在于骨松质腔隙和长骨骨髓腔内,由多种类型的细胞和网状结缔组织构成。当患者存在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时,一般可以明确诊断造血系统的相关疾病,其中包含肾性贫血的诊断。

除此之外,如果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异常降低,也可以诊断为肾性贫血。如果患者的身体出现不适,建议患者尽早就医。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