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早期症状包括贫血、出血、感染、注意力不集中等,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贫血:
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后可导致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的情况,早期表现为皮肤苍白、头晕、甲床发白等症状。
2、出血:
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后,可能会引起血小板低下,造成凝血功能异常,进而出现出血的情况,早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瘀斑、口腔粘膜及牙龈出血。
3、感染:
患病期间,由于患者的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异常,机体抵抗能力下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对于疾病早期患者而言,发热程度较轻,病情多在1周内可以控制。
4、注意力不集中:
疾病早期可能由于贫血导致血液循环系统紊乱,造成精神低迷,且注意力不集中。
此外,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活动后气短、心悸、呕血、便血、眼底出血等,严重时甚至会合并脓毒症。建议患者尽快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司坦唑醇片、环孢素软胶囊、酚磺乙胺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平时应注意个人安全,避免受伤流血,注意饮食以富有营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