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第一天出现黑褐色黏稠分泌物可能是子宫内膜少量剥落、宫寒、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子宫内膜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等因素所致。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
1、子宫内膜少量剥落:月经来潮初期,子宫内膜刚开始脱落,出血量较少,血液在宫腔内停留时间较长,经过氧化后变为黑褐色,同时可能混合一些宫颈黏液等分泌物,呈现黏稠状。一般无其他明显不适症状,随着月经进程,经血颜色和质地会逐渐恢复正常。通常无需特殊治疗,注意经期卫生,勤换卫生巾即可。
2、宫寒:女性长期贪凉饮冷、受寒等,导致子宫寒冷,气血运行不畅,经血排出受阻,在宫腔内淤积,颜色变深呈黑褐色,且较为黏稠,还可能伴有痛经,疼痛多为冷痛、绞痛,得热痛减,还可能出现手脚冰凉、怕冷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艾附暖宫丸、少腹逐瘀颗粒、乌鸡白凤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假丝酵母菌感染阴道后,炎症刺激可能影响阴道和宫颈的正常分泌功能,导致分泌物增多且性状改变。在月经来潮时,与经血混合,使经血颜色发暗、质地黏稠,还会出现外阴瘙痒、灼痛,白带呈豆腐渣样等症状。可使用克霉唑栓、硝酸咪康唑栓、制霉素阴道栓等药物进行治疗。
4、子宫内膜炎: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子宫内膜,炎症刺激使子宫内膜充血、水肿,局部组织坏死脱落,与经血混合,造成月经第一天经血黑褐色黏稠,还会有下腹疼痛,多为隐痛或胀痛,发热,白带增多且有异味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多西环素片、阿奇霉素片、甲硝唑片等药物治疗。
5、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在月经期间,宫颈受到经血刺激,柱状上皮下的毛细血管容易破裂出血,血液在阴道内停留时间稍长后与正常经血混合,可出现黑褐色黏稠分泌物,可能伴有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等症状。可使用保妇康栓、消糜栓、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在经期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和腰部,避免受寒。饮食上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可适当多吃一些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但要避免盆浴和阴道冲洗,勤换卫生巾,选择质量合格、透气性好的产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