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不存在艾灸最主要的五个穴位,可以进行艾灸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命门、关元、气海、中脘等。
1、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艾灸此穴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具有防病保健的作用。
2、命门: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艾灸命门穴可温补肾阳,固本培元,有助于增强体质。
3、关元:位于下腹部,脐下三寸处。艾灸关元穴能培元固本、补益下焦,对多种慢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4、气海:位于下腹部,脐下一寸五分处。艾灸气海穴能温阳益气、扶正固本,对气虚体弱者尤为适宜。
5、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四寸处。艾灸中脘穴能温胃散寒、行气止痛,对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胃胀等有显著疗效。
艾灸时应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适当的灸法,避免灼伤皮肤。艾灸后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受风。孕妇、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脏病患者等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