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妇产科

水下分娩

医生头像

赵晓东 主任医师妇产科学

三级甲等北京医院

水下分娩通常是指水中分娩,是指产妇在充满温水的分娩池中进行分娩的一种方式。

水中分娩的原理是在水中自然分娩,通过水的浮力和舒适感来减轻产妇的疼痛,并为孕妇提供一种放松、安静的分娩环境。

水中分娩的主要特点是产妇浸泡在温暖水中的分娩池中。水中分娩池的温度通常在37-37.5℃,接近母体子宫内的羊水温度,以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分娩池内的水会起到缓解产妇身体负重的作用,减轻腰背部的疼痛,使产妇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分娩体位。

对于新生儿来说,水中分娩并不会导致呛水的风险。在母体羊水中,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获取呼吸和养料,而新生儿出生时的一刻,分娩池中的环境与羊水环境相似,新生儿的肺叶还未完全打开,因此不会呛水。

需要注意的是,水中分娩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影响操作不当导致胎儿出现呼吸问题、感染问题等。因此,年龄较大或较小者、患疾病者、产前不知情者、胎儿巨大者、有流产史者、怀有双胞胎或多胞胎者、早产者、羊水已经破裂超过24小时者等人群通常不适合水中分娩。

在进行水中分娩前,孕妇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度焦虑和担心,还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