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大便时通常会导致心跳加快。
直肠、肛门等区域通常分布有比较密集的神经,胃内容物在肠道内形成大便,通过直肠和肛门时,会对肠壁产生刺激,导致机体产生便意。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排便,一直憋着,会导致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的状态,从而使心跳加快,还可能伴随腹胀、腹痛、浑身冒汗等症状,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过于担心,也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但是,如果患者长期憋便,可能会导致肠道功能下降,引起便秘,还有可能增加患痔疮、肛裂等疾病的风险。而且排便时会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憋便时会导致代谢废物长时间堆积在肠道,对机体产生影响,出现面色暗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不利于身体健康。如果患有心血管疾病,经常憋便还有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发作,不利于控制病情。因此,通常不建议患者憋便,出现便意后要尽早排便,排便时不宜过度用力,排便时间也不宜过长。
患者平时应多喝水,补充水分,可以适量吃香蕉、猕猴桃、西红柿、黄瓜等食物,补充膳食纤维,促进胃肠蠕动,对于预防便秘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