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中期腰疼,可能是子宫增大、激素变化、缺钙、泌尿系统变化、既往腰部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子宫增大:孕中期胎儿生长迅速,子宫随之不断增大,向前突出使孕妇身体重心前移。为了维持身体平衡,孕妇不得不将肩部和头部向后仰,腰椎向前凸,长期处于这种过度前凸的姿势,腰部肌肉持续紧张,负荷加重,容易引发劳损,进而导致腰疼。这种疼痛通常位于腰骶部,表现为酸胀、钝痛,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更为明显,休息后可稍有缓解。
2.激素变化: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大幅改变,其中松弛素分泌增加。松弛素作用于骨盆及脊柱关节,使其韧带松弛,以适应胎儿生长和分娩的需要。然而,这也使得腰部脊柱稳定性下降,椎间隙增宽,周围肌肉、筋膜受力不均,容易出现牵拉、扭伤,引发腰疼。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刺痛、隐痛,且在身体姿势变动时,如弯腰、起身,疼痛可能加剧。
3.缺钙:孕中期胎儿骨骼发育加快,对钙的需求急剧上升。若孕妇日常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或因个体差异对钙的吸收不良,身体会动用母体骨骼中的钙储备,导致孕妇缺钙。钙缺乏可引起骨骼脱钙,腰部骨骼强度减弱,同时肌肉兴奋性增加,出现痉挛,引发腰疼。此类疼痛常伴有腿部抽筋,夜间发作较为频繁,疼痛程度不一,严重影响孕妇睡眠质量。
4.泌尿系统变化:妊娠后孕妇肾脏负担加重,肾血流量增加,输尿管增粗且蠕动减慢,尿液引流不畅,容易形成生理性积水。增大的子宫右旋,还会压迫右侧输尿管,进一步加重梗阻,使肾盂内压力升高,引起腰部酸胀、疼痛,疼痛部位多在一侧腰部,可伴有轻微发热、尿频、尿急等尿路刺激症状,尿常规检查可见少量红细胞、白细胞。
5.既往腰部疾病:若孕妇孕前就患有腰部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等,孕期身体负荷加重、姿势改变等因素,会使原有病情复发或加重,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例,孕期腰部压力增大,椎间盘退变加速,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腰疼,疼痛可放射至臀部、下肢,伴有下肢麻木、无力,活动受限,给孕妇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孕中期出现腰疼,孕妇切勿自行随意用药,如需缓解疼痛,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适当措施,如局部热敷、轻柔按摩等。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可适当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腰部肌肉力量;保证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虾等,定期产检,及时向医生反馈身体不适,以便准确诊断、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