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失眠艾灸哪个部位能快速入睡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失眠时可以艾灸神门穴、内关穴、涌泉穴、安眠穴、百会穴等部位。如有异常,需要及时就医,遵医嘱处理。
1.神门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艾灸此穴有养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心火旺、心神不宁导致的失眠,但孕妇应慎用。
2.内关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艾灸内关穴能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对于情绪焦虑、压力大引起的失眠有一定缓解作用。不过,皮肤破损或感染时不宜艾灸。
3.涌泉穴: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艾灸涌泉穴可滋阴降火、宁心安神,适用于阴虚火旺型失眠。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时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4.安眠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和风池穴连线的中点。艾灸此穴有镇静安神的作用,专门用于治疗失眠。但如果局部有炎症或皮肤病,应避免艾灸。
5.百会穴: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艾灸百会穴能升阳举陷、开窍醒脑,对气血不足、清阳不升引起的失眠有效。然而,高血压患者在艾灸时要特别小心,避免血压升高。
在进行艾灸治疗失眠时,日常需要注意饮食方面,避免睡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可适量食用百合、莲子、大枣等有助于安神的食物。运动方面,可选择在白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但睡前不宜剧烈运动。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凉爽,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