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喝中药后体温升高是怎么回事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喝中药后体温升高可能是由于汤药温热、药物疗效、药物过敏、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等因素引起的,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采用常规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来改善。如果患者出现高热症状时,应立即停止给药或停用其他解热镇痛类药物。如果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感到身体不适,应立即就医进行治疗。
1、汤药温热:汤药可能具有温热的特性,当这些温热的药物被身体吸收时,可能会导致体温上升。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中暑症状。这是一个正常的情况,无需特别的医疗干预,患者也无需过分忧虑。
2、药物疗效:当患者摄入具有温热特性的中草药后,可能会出现上述的身体症状,特别是本身就有脾胃虚寒问题的患者,在服用温补药物的过程中,也可能导致体温上升。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及时就医。这是一个生理反应,无需特别干预,服用药物时应避免摄入辛辣和刺激性的食品。
3、药物过敏:若对中药的成分产生过敏反应,过敏原的刺激可能会导致身体发热,并有可能引起皮肤出现瘙痒、红肿等症状。如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导致过敏性休克或死亡。建议尽快停止用药,并尽快前往医院进行催吐处理,可以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以减轻过敏症状。
4、流行性感冒:一旦患上这种疾病,可能会对体温调节中心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体温调节中心出现紊乱,从而引发体温上升。如果此时正在服用中药,患者可能会误以为这是由中药导致的。其实这是一种误服药物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确诊。建议患者多摄取水分,确保有足够的睡眠时长,并可以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例如氨酚伪麻那敏颗粒和板蓝根颗粒,这有助于缓解体温上升。
5、支气管炎:这种疾病通常是由细菌或支原体引发的,一旦发生,可能会导致呼吸系统的感染,从而引发身体发热和咳嗽等相关症状。患者应及时就诊,避免交叉感染。在生病之后,不仅需要大量饮水以滋润喉咙,还应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例如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和阿奇霉素片等,以缓解相关症状。
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应特别留意避免摄入刺激性较强的饮料,例如浓茶或咖啡,以防止妨碍中药的有效吸收。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