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冰敷越来越肿怎么回事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冰敷具有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疼痛、减少局部出血等作用。冰敷后越来越肿,可能是冰敷时间过长、冰敷方式不当、局部炎症加重、血管损伤、皮下血肿等原因所致。建议及时就医,对症处理。
1.冰敷时间过长:冰敷时间超出合理范围,影响血液循环,反而导致肿胀加重,可能伴有皮肤麻木。应控制冰敷时间,每次15-20分钟,一般无需用药。
2.冰敷方式不当:例如冰袋直接接触皮肤,造成冻伤,引起肿胀,常有皮肤发红、疼痛。需正确使用冰袋,用毛巾包裹冰袋后再进行冰敷,通常无需特殊治疗。
3.局部炎症加重:受伤部位炎症反应强烈,冰敷未能有效控制,导致肿胀加剧,常有疼痛、发热。需要进一步治疗炎症,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分散片、罗红霉素胶囊等消炎的药物。
4.血管损伤:冰敷过程中损伤了局部血管,导致血液渗出,加重肿胀,常有皮肤淤青。要减少活动,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活血止痛胶囊、三七伤药片等药物。
5.皮下血肿:外伤导致皮下血管破裂,形成血肿,冰敷未能阻止血肿增大,常有局部肿块、压痛。较小的血肿可自行吸收,较大的血肿可能需要穿刺抽吸或手术清除,术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阿奇霉素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预防感染。
日常冰敷时要注意方法和时间,避免造成不良影响。受伤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适量进行一些温和的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身体恢复。如果肿胀持续不消退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