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洞里的脓可能是毛囊炎、疖肿、伤口感染、中耳炎等病症引起的,一般都需要挤掉才会愈合。
1.毛囊炎:毛囊炎通常是指病菌感染引发的毛囊化脓性炎症,一般为初期可呈红色充实性丘疹、毛囊性脓疱疮等,可能会继而演变成丘疹性脓疱,多数会伴有疼痛感,一般不挤出脓液可能无法愈合,还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红霉素乳膏、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钠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2.疖肿:疖肿通常是指毛囊深部周围组织出现病菌感染的病症,主要症状表现为头、面、颈、耳等部位出现斑疹,常会出现破溃流脓的现象,耳洞里的脓一般需要挤掉才能愈合。挤掉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鱼石脂软膏、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克林霉素胶囊等药物,帮助缓解症状。
3.伤口感染:若是耳朵存在耳洞,出现化脓的现象,多为伤口出现细菌感染,一般需要及时挤掉,防止病情加重,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颗粒、左氧氟沙星片、阿奇霉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抑制病菌生长,缓解感染的症状。
4.中耳炎:该病一般是中耳部位出现的炎症性疾病,耳洞里的脓可能是受中耳炎的病症影响,继发出现感染,通常需要及时挤掉脓液,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拉定胶囊、罗红霉素片、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进行治疗,通常能够缓解感染症状,消解炎症反应,帮助促进愈合。
需注意的是,患者还需做好日常护理,注意保持耳部卫生,减少病菌滋生,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补充维生素,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