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拔完罐后背起好多小疙瘩怎么回事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拔完罐后背起好多小疙瘩,可能是湿邪外排、皮肤过敏、局部气血瘀滞、热毒蕴结、拔罐力度过大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湿邪外排:拔罐具有疏通经络、祛湿逐寒等作用。当体内湿邪较重时,拔罐后局部气血运行加快,肌肤腠理得以疏通,体内的湿邪会通过皮肤排出体外,表现为后背起好多小疙瘩,这些小疙瘩可能是湿邪凝聚的一种表现形式,常伴有皮肤微微瘙痒,疙瘩形态多为细小丘疹,颜色可与肤色相近或稍白。一般无需特殊用药,可适当饮用薏苡仁粥、红豆汤等利湿之品,帮助体内湿邪进一步排出,拔罐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使湿邪能顺利排出体外。
2.皮肤过敏:拔罐所使用的器具材质、罐内的介质(如酒精、精油等)或者患者自身皮肤较为敏感,都可能引发皮肤过敏反应。过敏会导致皮肤的免疫细胞被激活,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使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等小疙瘩,常伴有明显瘙痒,局部皮肤可能发红、发热,皮疹可融合成片。治疗可口服氯雷他定片,抗过敏止痒;西替利嗪片,缓解皮肤过敏症状;外用炉甘石洗剂,收敛止痒,减轻皮肤炎症,同时要避免再次接触可疑的过敏原,拔罐时选择质量可靠、材质适宜的器具和介质。
3.局部气血瘀滞:长期伏案工作、姿势不良、背部受寒等因素可导致后背经络气血瘀滞不畅。拔罐虽能促进气血运行,但在气血开始疏通的过程中,原先瘀滞的部位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应,表现为局部起小疙瘩,这些疙瘩可能质地稍硬,颜色可偏暗,有时伴有轻微疼痛或压痛。可外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云南白药气雾剂,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红花油,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口服血府逐瘀丸,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平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多活动背部,促进气血流通,可适当进行背部的按摩、热敷等。
4.热毒蕴结:若近期过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导致体内热毒蕴结。拔罐后,局部气血被调动,热毒随气血运行至体表,后背皮肤出现小疙瘩,多为红色丘疹,可伴有疼痛、发热、口干、口苦等症状。治疗可选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如牛黄解毒片,清热解毒;连翘败毒丸,清热解毒、散风消肿;蒲公英颗粒,清热消炎,饮食上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情绪过激。
5.拔罐力度过大:拔罐时若操作不当,负压过大或拔罐时间过长,会对皮肤造成过度刺激,损伤皮肤的正常组织,导致局部出现小疙瘩,多伴有皮肤发红、疼痛,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水疱。一般轻度的损伤无需用药,可自行恢复,若疼痛明显,可外用湿润烧伤膏,促进皮肤修复;京万红软膏,消肿止痛;口服布洛芬胶囊止痛,拔罐时应选择专业人员操作,严格控制拔罐的力度和时间。
使用上述药物时要谨遵医嘱。日常护理要注意保持后背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小疙瘩,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对背部皮肤的摩擦。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