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妇产科

哺乳期月经量少怎么回事,怎么办

医生头像

刘泽群 主治医师妇产科学

三级甲等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哺乳期月经量少的原因包括催乳素升高、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修复缓慢、气血不足、过度劳累。建议及时就医,根据原因遵医嘱治疗。
1、催乳素升高:哺乳期女性催乳素分泌旺盛,抑制卵巢排卵及雌激素分泌,子宫内膜增生受限,月经量随之减少。一般断奶后月经可逐渐恢复正常,无需特殊用药,哺乳期间注意按需喂养,避免乳汁淤积,保证乳腺通畅,若乳汁分泌异常,可及时咨询医生。
2、内分泌失调:产后生活作息紊乱、情绪波动大等,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激素失衡,子宫内膜生长不规则。需调整生活方式,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放松心情,若月经持续异常,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短效避孕药,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内分泌,待断奶后进一步观察月经情况。
3、子宫内膜修复缓慢:分娩过程对子宫内膜造成一定损伤,哺乳期营养若跟不上,子宫内膜修复所需时间延长,月经量少。应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铁的食物,如瘦肉、鱼虾、绿叶蔬菜、红枣等,必要时可口服维生素E软胶囊、促进内膜修复,增加月经量。
4、气血不足:哺乳期既要喂养宝宝,又要照顾自身,劳累加上营养消耗,易气血亏虚,无力推动经血排出。日常可多食用补气血食物,如桂圆、黑芝麻、阿胶糕等,还可口服八珍益母丸、归脾丸、乌鸡白凤丸,补气养血,调理月经,同时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负重,让身体得到充分休养。
5、过度劳累:照顾宝宝日夜操劳,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体力消耗过度,影响月经。要合理安排作息,与家人分担育儿任务,争取更多休息时间,可适当进行舒缓运动,如散步、瑜伽,促进气血流通,若疲劳感持续不缓解,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一些营养补充剂,如复合维生素片、铁剂、钙剂,提升身体状态,改善月经量。
哺乳期月经量少多数为正常生理现象,但若伴有腹痛、头晕、乏力等不适,或月经量极少甚至闭经,应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性激素六项等检查,明确病因,切勿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影响哺乳及自身健康,哺乳期间注意避孕。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