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湿气寒气太重用什么方法排出来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湿气寒气太重的排出方法包括艾灸、运动锻炼、饮食调理、中药泡脚、拔罐等,若湿气寒气重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用药。
1、艾灸:通过艾灸特定穴位,如足三里、关元、神阙、三阴交等,借助艾条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能够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艾灸的热力可渗透肌肤,促进气血运行,使体内湿气寒气通过汗液等途径排出体外。
2、运动锻炼:适度的运动可激发人体阳气,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帮助排出湿气寒气。像慢跑、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3、饮食调理:可多食用一些具有祛湿散寒作用的食物。例如,生姜性温,能温中散寒、祛湿;花椒可温中行气、逐寒止痛;薏米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可煮成薏米粥。
4、中药泡脚:选用艾叶、花椒、干姜等中药材泡脚,能利用热水的温热之力及药物的功效,使足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的湿气寒气从足部排出。
5、拔罐:借助罐内负压吸附于皮肤表面,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促进经络气血通畅,调节脏腑功能,将体内湿气寒气拔出体外。可在背部膀胱经等部位拔罐,对于缓解因寒湿引起的肌肉酸痛、身体困重等有显著作用。
在采用上述方法排湿气寒气时,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进行。如果在过程中出现不适,如头晕、心慌、皮肤过敏等,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