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唇长红色的小颗粒,可能是外阴炎、假性湿疣、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外阴炎:外阴局部皮肤黏膜受到细菌、真菌、尿液、粪便等刺激,或者因紧身衣物摩擦,导致皮肤黏膜炎症。炎症刺激使阴唇局部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红色小颗粒,可伴有外阴瘙痒、疼痛或烧灼感。患者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可外用红霉素软膏,其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莫匹罗星软膏,能有效对抗细菌感染;也可使用复方苦参洗剂清洗外阴,清热燥湿、止痒,但要注意避免搔抓。
2.假性湿疣: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长期的阴道分泌物刺激、局部卫生状况差、外阴黏膜的生理变异等有关。主要表现为双侧小阴唇内侧及阴道前庭出现密集分布的白色或淡红色小丘疹,表面光滑,呈鱼子样或绒毛样。一般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瘙痒。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保持外阴清洁,穿棉质透气内裤,减少对外阴的刺激。若伴有炎症,可参照外阴炎的治疗方法。
3.尖锐湿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多通过性接触传播。病毒感染阴唇皮肤黏膜后,引起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红色或灰白色的乳头样、菜花样小颗粒,质地柔软,表面湿润。患者可伴有外阴瘙痒、灼痛或性交不适。可通过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等物理方法去除疣体。同时,可外用咪喹莫特乳膏,调节局部免疫,抑制病毒复制;鬼臼毒素酊,破坏疣体;还可肌肉注射干扰素,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但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性伴侣需同时检查和治疗。
4.生殖器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所致,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病毒侵犯阴唇皮肤黏膜后,在局部形成红斑,继而出现簇集性小水疱,水疱破裂后可表现为红色小颗粒状糜烂或浅溃疡,伴有疼痛、瘙痒。患者可口服阿昔洛韦片、伐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外用喷昔洛韦乳膏,减轻症状;同时保持外阴清洁,防止继发感染,避免性生活,以免传染他人。
5.过敏反应:使用了不合格的卫生用品,如卫生巾、护垫,或者新换了洗衣液清洗内裤,接触了某些易致敏物质,如避孕套等,引起外阴局部过敏。过敏反应使阴唇皮肤黏膜出现红色小颗粒,常伴有剧烈瘙痒,还可能出现外阴红肿。要及时停用可疑致敏物品,可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缓解过敏症状;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消肿,但要注意避免热水烫洗外阴。
使用上述药物时,一定要谨遵医嘱,若阴唇红色小颗粒症状持续不缓解、加重或伴有发热、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