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嘴巴内壁长了个肉疙瘩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嘴巴内壁长了个肉疙瘩,可能是由于黏液腺囊肿、口腔息肉、口腔炎症、口腔肿瘤、血管瘤等原因所致。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对症处理。
1.黏液腺囊肿:唾液腺导管阻塞,进而导致肉疙瘩形成,可能呈半透明浅蓝色小泡。多是损伤或黏液腺导管系统阻塞引起。一般需要手术切除。术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分散片、甲硝唑片、康复新液等药物治疗,能够起到预防感染、促进愈合的作用。
2.口腔息肉: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从而引起肉疙瘩,往往无明显疼痛。较小的息肉可先观察,较大的息肉需要手术切除。切除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桂林西瓜霜含片等药物治疗,能够起到消炎和止痛的作用。
3.口腔炎症:如口腔溃疡、牙龈炎等炎症刺激,导致局部出现肉疙瘩,还可能伴有红肿、疼痛等症状。应注意口腔卫生,可遵医嘱使用冰硼散、碘甘油、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药物治疗,能够起到消炎、促进黏膜修复的作用。
4.口腔肿瘤:可能与长期吸烟、嚼槟榔、病毒感染等有关,良性或恶性肿瘤生长,因此造成肉疙瘩,同时可能伴有溃疡、出血、疼痛等症状。需要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肿瘤性质,良性肿瘤一般手术切除,恶性肿瘤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射治疗等。药物方面,需根据具体病情遵医嘱使用,如紫杉醇注射液、顺铂注射液等。
5.血管瘤:血管组织异常增生,进而使得嘴巴内壁长肉疙瘩,可能颜色鲜红或暗红。多是先天发育异常引起。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激光、冷冻等。若有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治疗,能够起到抗感染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按时刷牙、漱口;避免用手或舌头刺激肉疙瘩。如果肉疙瘩持续增大、疼痛明显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