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能会伴有关节僵硬、疼痛的症状,如果症状长期得不到改善,可能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对于某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很可能会造成患者的心理健康疾病。因此,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而言,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心理疏导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心理治疗有利于培养患者乐观心态,改变对病情的看法,积极配合治疗。
一、为什么需要心理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是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为关节僵硬、疼痛、肿胀等,往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对自身病情较敏感的部分风湿关节炎患者,平常可能对自己的病情比较关心,通过上网、和病友聊天等方式,获得很多关于疾病的信息,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理解或消化这些知识,就容易被吓到。情绪开始变得激动,使心理出现问题,可能会发生情绪激动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心理障碍。更有甚者)可能会出现怀疑治疗、质疑医生能力等情况。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接受心理治疗。
二、患者自己角度的心理治疗
从患者自己的角度来看,需要树立战胜类风湿关节炎的信心。疾病并不可怕,如果对疾病没有理性的认识,则可能会轻信谣言,产生过度恐惧、担忧等心理。在这种精神状态不佳的自我消耗之中,甚至可能会使病情加重。患者应积极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等知识,再慢慢消化这些知识,了解其中的本质,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患者可以多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保持乐观的态度,勇敢地与疾病斗争,这样也能做到平静地对待类风湿关节炎。
三、患者家属角度的心理治疗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而言,陪伴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如果家属对患者疏于关怀,往往会加重患者的无助感、孤独感,不利于患者自身心理健康。患者家属要加以重视,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关爱患者,陪伴患者、及时关心患者病情、做好患者的情绪疏导工作。
可以带患者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接受充足的日照,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对患者在疾病上的一些误识,也应积极纠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属可以培养患者一些绘画、音乐等方面的爱好,能够有效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避免患者长期陷入对身体健康的担忧之中。
四、医生指导的心理治疗
如果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差,甚至出现抑郁症,建议家属可以带患者到正规医院进行心理咨询。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婚姻或家庭治疗等,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开导,对其错误认知进行合理纠正,达到心理治疗的效用。
1、认知行为治疗:一般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改善行为应对能力,矫正不良的认知偏见,有效降低抑郁症的发生率。
2、人际心理治疗:一般可以处理患者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3、婚姻或家庭治疗:一般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夫妻关系,减少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希望患者朋友们在面对任何病情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到自身疾病的常规治疗,还应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