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患者前往医院就诊,配合医生按摩太冲穴、行间穴、大敦穴、肝俞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能够达到疏肝的目的。
1.太冲穴:其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之间凹陷处。具有疏肝理气、平肝熄风的作用,对于舒缓不良情绪、缓解胸胁胀闷感有明显效果。同时,太冲穴还可平肝熄风,能缓解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常见的头晕头痛、急躁易怒等症状。
2.行间穴:其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的趾缝上。功效:具有疏肝理气、清肝泻火的功效,是泻肝火的穴位之一,对于平肝降火、解郁安神有良好效果。
3.大敦穴:其在脚拇趾靠第二脚趾那一侧甲根边缘约2毫米处。大敦穴是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按揉此穴能疏肝理气,激发人体少阳之气,达到清肝明目的效果。同时,还能缓解因肝火旺盛而引起的目眩、腹痛、肌肋痛等症状。
4.肝俞穴:其位于背部脊柱旁边,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经常捶打或按揉肝俞穴,能够促使气血流通、调节脏腑,达到疏肝理气、养肝明目的作用。此外,还能促进肝胆的湿气排出。
5.足三里穴:其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足三里穴虽然不直接疏肝,但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作用,对于整体身体的健康有积极影响,从而间接有助于疏肝解郁。
需注意,按摩穴位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轻重适度进行,避免过度按摩造成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