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疏肝理气艾灸哪里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想要疏肝理气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艾灸太冲穴、期门穴、章门穴、膻中穴、肝俞穴,患者应到正规医院配合专业的医生进行治疗。
1、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艾灸此穴可以调节肝经气血,起到平肝息风、疏肝理气的作用。对于肝郁气滞引起的头痛、眩晕、月经不调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2、期门穴:期门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艾灸期门穴能够直接调节肝脏气血,有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的功效。对于肝郁导致的胸胁胀满、呕吐、呃逆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使肝脏的气机得以舒畅。
3、章门穴:章门穴位于侧腹部,在第11肋游离端的下际。艾灸章门穴可以调节肝脾之气,起到疏肝健脾、理气散结的作用。对于肝郁脾虚引起的胁痛、腹胀、泄泻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平衡肝脾之间的气血关系。
4、膻中穴:膻中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艾灸膻中穴能够调畅气机,具有宽胸理气、疏肝解郁的功效。对于情志不畅、肝郁气滞导致的胸闷、叹气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使全身气机通畅。
5、肝俞穴: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艾灸肝俞穴可以补肝血、疏肝气。对于肝脏气血不足、肝郁气滞等情况有调节作用,改善因肝脏功能失调引起的目眩、失眠等症状,滋养肝脏,使肝气得以条达。
在进行艾灸时,患者需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烫伤皮肤。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