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有血腥味,但牙齿没有出血,可能是实际存在出血,但出血量极少,以至于无法肉眼观察到。可能是拔牙后出血、牙结石、牙龈炎、牙周炎、牙龈息肉等引起的,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1.拔牙后出血:拔牙后创口会出血并产生血凝块,血凝块可以保护创口并防止继续出血,避免感染和干槽症的发生,血凝块会造成血腥味,但一般没有血液出现。此时一般不用特殊处理,遵医嘱做好拔牙后的注意事项即可,注意不可以用力吮吸口水,否则可能会使血凝块脱落,进而影响创口愈合,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干槽症。
2.牙结石:牙结石聚集于牙龈和牙齿交界处,会对牙龈产生慢性炎症刺激,引起该部位轻微出血,当出血量极少时,血液被口水稀释,只有血腥味,无可见血丝。牙结石患者一般需遵医嘱采取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治疗,通过超声波洁治器振碎牙面和牙周袋内的牙结石。
3.牙龈炎:当患者患有牙龈炎时,容易在咬硬物或者刷牙时引起黏膜破损而出血,若破损非常轻微,可能会只有血腥味而不见出血表现。患者一般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并遵医嘱使用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生素药物治疗。
4.牙周炎:牙周炎早期时一般会有牙龈红肿和出血症状,当出血量不多时,血液被口水冲淡,因此未见牙齿出血却有血腥味。患者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药物抗菌消炎治疗。
5.牙龈息肉:牙龈息肉是牙龈乳头向龋洞增生而形成的息肉样物体,在口腔咬合时容易引发息肉磨损、溃破,若磨损不严重,可能会只出现血腥味而无明显的牙齿出血症状。若存在炎症感染,应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药物抗菌消炎,并遵医嘱使用激光或高频电刀牙龈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
患者出现这些口腔问题后,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而对口腔健康造成进一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