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上突然出现了紫色的红点,可能是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蜘蛛痣、外伤、樱桃状血管瘤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过敏性紫癜:由于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如感染细菌、病毒,食用鱼虾、蛋奶等易过敏食物,或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这些致敏原使机体产生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胳膊皮肤的小血管壁,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出形成紫色红点,常伴有关节痛、腹痛等症状。治疗可口服维生素C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芦丁片,增强血管壁弹性;复方甘草酸苷片,调节免疫,减轻炎症反应。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破坏血小板、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等原因导致。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数量减少使得胳膊等部位的皮肤在轻微创伤或无明显诱因下,容易出血形成紫色红点,按压不褪色。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抑制免疫反应,减少血小板破坏;丙种球蛋白,封闭巨噬细胞受体,提升血小板数量;氨肽素片,促进血小板生成。
3.蜘蛛痣:常见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患者,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减弱,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刺激皮肤小动脉末梢分支扩张,形成以中心小红点为中心,周围有放射状毛细血管扩张的蜘蛛痣样紫色红点,多无明显自觉症状。主要针对肝脏疾病进行治疗,如抗病毒、保肝等。对于蜘蛛痣可采用激光治疗,如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病变血管;电灼术,利用电流破坏血管;微波治疗,使血管凝固、坏死。
4.外伤:胳膊受到轻微碰撞、挤压等外伤时,局部皮肤下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淤积在皮下形成紫色红点。一般不需要特殊用药,初期可冷敷,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若疼痛明显,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后期可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5.樱桃状血管瘤:随着年龄增长,皮肤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良性肿瘤。在胳膊上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紫色红点,突出皮肤表面,质地柔软,一般无自觉症状。通常不需要治疗,若影响美观或有出血倾向,可采用液氮冷冻治疗,利用低温使瘤体坏死脱落;激光治疗,如脉冲染料激光,破坏血管;手术切除,直接去除病变组织。
使用上述药物时要谨遵医嘱。日常护理中,注意胳膊皮肤保护,避免外伤;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紫色红点处;饮食均衡,有过敏性紫癜者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若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发热、乏力等,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