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黄曲霉需要预防进行产生黄曲霉菌素的食物。
黄曲霉是一种常见腐生真菌,多见于发霉的粮食、粮制品及其它霉腐的有机物上,有的菌株能产生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能引起人、畜和禽类中毒,预防黄曲霉毒素首先要忌吃霉变的食物。同时,食物需要合理贮存,避免高温高湿产生黄曲霉毒素。另外,黄曲霉毒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如果发现厨具、餐具等物品出现霉点、霉斑、霉菌,可用洗洁精清洗,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有助于减少残留的黄曲霉毒素。
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黄曲霉毒素的细胞毒作用,会干扰信息rna和dna的合成,进而干扰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导致动物全身性损害。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土壤、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核桃中,并且在玉米、通心粉、调味品、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平时要注意各种食物的保质期,超过保质期的食物需要丢弃。
分装食物储存时,尽量排空包装内的空气,大部分食物可以放入冰箱保存,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尤其是肉类和奶制品,但是冷藏时间过久的食物也不可以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