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过敏性皮炎打糖皮质激素针剂、抗组胺针剂、钙剂针剂、复方甘草酸苷针剂、硫代硫酸钠针剂等好得较快。
1、糖皮质激素针剂:如地塞米松注射液、氢化可的松注射液。这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能快速减轻过敏性皮炎的症状,如红斑、瘙痒、肿胀等。但使用糖皮质激素针剂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引起血糖升高、血压波动、骨质疏松症等,需要在医生的严格监测下使用。
2、抗组胺针剂:像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苯海拉明注射液,其能竞争性地阻断组胺H1受体,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风团等症状。对于瘙痒剧烈的过敏性皮炎患者,注射抗组胺针剂可以快速止痒,缓解患者的不适感。不过,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
3、钙剂针剂: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是常用的钙剂针剂,其能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降低通透性,减轻皮肤黏膜的渗出和水肿,对于过敏性皮炎伴有皮肤红肿、渗出的情况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同时,钙剂针剂相对比较安全,但注射时可能会有局部疼痛的感觉。
4、复方甘草酸苷针剂:这种针剂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调节作用,其可以调节体内的免疫功能,减轻过敏性皮炎的炎症反应,改善症状。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是否有水肿、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5、硫代硫酸钠针剂:其可以用于治疗过敏性皮炎,主要是通过非特异性解毒作用来减轻过敏反应。对于某些因接触重金属或其他化学物质引起的过敏性皮炎可能有较好的效果,但具体的疗效因个体差异和病情而异。
如果患有过敏性皮炎需要打针治疗,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过敏的原因、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针剂进行治疗。患者要严格遵医嘱进行注射治疗,注意观察治疗后的反应,如症状是否缓解、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等,定期复查,确保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