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侧边长出一个肉疙瘩,可能是寻常疣、腱鞘囊肿、纤维瘤、表皮样囊肿、痛风石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寻常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病毒侵入手指皮肤的上皮细胞,刺激细胞过度增殖、分化,形成良性增生物,表现为手指侧边的肉疙瘩,表面粗糙,质地较硬,可呈乳头瘤状,是因为病毒改变了皮肤细胞的正常生长调控机制,使其无序增生。可外用咪喹莫特乳膏抗病毒,刺激局部免疫反应,使疣体脱落;也可采用冷冻治疗,利用液氮的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还可使用激光治疗,通过激光的光热效应气化疣体,术后可口服转移因子胶囊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复发。
2.腱鞘囊肿:多因手指关节或腱鞘的慢性劳损、损伤,导致关节囊、韧带、腱鞘中的结缔组织发生黏液变性,形成囊性肿物。囊肿通常位于手指关节附近的侧边,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韧,一般无明显疼痛,活动手指时可能有轻微不适感,是由于局部组织变性后,液体聚集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形成囊肿样隆起。较小的囊肿可通过挤压使其破裂,自行吸收,但有一定复发率;较大或反复发作者可手术切除,术后口服布洛芬胶囊止痛,外用碘伏消毒,预防感染。
3.纤维瘤: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局部纤维组织过度增生有关,也可能与遗传、外伤等因素有一定关联。手指侧边的纤维组织异常增殖形成纤维瘤,表现为质地较硬的肉疙瘩,边界相对清楚,活动度较好,一般生长缓慢,无明显疼痛,是因为纤维细胞的异常活跃,合成过多的纤维组织堆积而成。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若疙瘩生长迅速或影响手指功能等,可手术切除,术后送病理检查,一般无需药物治疗,仅需注意伤口护理,防止感染。
4.表皮样囊肿:多因皮肤损伤后,表皮细胞植入皮下组织,在局部增殖、囊性变而形成。手指侧边受伤后,表皮碎片进入真皮层或更深的组织,这些表皮细胞持续生长并分泌角蛋白等物质,逐渐形成囊肿,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肉疙瘩,质地中等,可活动,一般无明显症状,若继发感染则会出现红肿、疼痛,是因为植入的表皮细胞在皮下形成了一个有包膜的囊性结构,囊内含有角质物等成分。较小无症状者可观察,若有症状或囊肿较大可手术切除,若合并感染可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抗感染,外用莫匹罗星软膏。
5.痛风石: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当血尿酸水平长期升高,尿酸盐结晶在手指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沉积形成痛风石。表现为手指侧边的结节状肉疙瘩,质地较硬,可伴有疼痛、红肿,尤其是在痛风发作时,是因为尿酸盐结晶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组织增生、纤维化,形成痛风石。需积极控制血尿酸水平,可口服别嘌醇片抑制尿酸合成,苯溴马隆片促进尿酸排泄,同时注意饮食控制,避免高嘌呤食物,若疼痛明显可口服布洛芬胶囊止痛。
使用上述药物时务必谨遵医嘱。日常护理要保持手部清洁,避免手指受伤。对于因劳损引起的疾病,要注意劳逸结合,减少手指过度活动。若发现手指肉疙瘩有变化,如增大、疼痛加剧、破溃等,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