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卧床一个月眩晕可能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毒性感冒、中暑等原因导致的,不同原因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前庭周围性眩晕疾病。骨折患者在卧床休息一个月期间,如果头部位置发生变化,可能会出现眩晕、恶心等症状。患者可以按照医嘱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地西泮片等药物治疗,一般可以改善脑血液循环,进而缓解症状。
2.病毒性感冒:病毒性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骨折患者免疫力通常较为低下,患者在卧床休息时,如果被病毒感染,可能会出现头痛、眩晕、咳嗽等情况。患者可以按照医嘱服用阿昔洛韦片、复方一枝蒿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可以起到抗病毒、清瘟解毒等作用。
3.中暑:中暑是由于机体的热量产生、周围环境温度上升、散热障碍等引起的。骨折患者如果休息的房间较为炎热,可能会因为中暑,进而出现恶心、眩晕、出汗等情况。患者应尽量待在阴凉的房间中,并且按照医嘱使用十滴水、清暑益气丸、仁丹等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可以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
此种症状也可能是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咽鼓管阻塞、鼓膜内陷、高血压等因素导致的,患者应明确病因后,再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