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通常会有皮损、发热、麻木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调理、治疗,避免病情发展、加重。
1.皮损:
麻风病通常是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会累及皮肤出现一定的损伤,临床上患者皮肤常会出现结节、斑疹、丘疹等弥散性肉芽肿病变,可有“狮面”的现象,其边缘一般不清,表面较为油亮光滑,通常可呈红色、红黄色、棕黄色。
2.发热:
作为感染性病症,若是出现该病时,通常会引起免疫反应,此时由于免疫系统会对抗该病菌侵入身体,通常会导致身体释放炎性因子,此时可导致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
3.麻木:
该病通常还会累及神经,可能会导致部分肢体神经受到侵害、损伤,常会引起患者肢体控制力下降,可能会出现麻木的现象,可呈阵发性,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神经萎缩,不利于保护身体健康。
除此之外,该病患者还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肌肉萎缩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氨苯砜片、利福平片等药物控制感染,还需注意做好防护,防止发生传染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