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穿皮鞋脚面痒起小疙瘩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穿皮鞋脚面痒起小疙瘩,可能由多种因素引发,比如局部摩擦刺激、接触性皮炎、足癣、汗疱疹、窝状角质松解症等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
1、局部摩擦刺激:皮鞋材质较硬,或是鞋型不合适,在行走过程中会不断与脚面皮肤产生摩擦。长时间的摩擦会使脚面皮肤受到刺激,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进而出现痒感和小疙瘩。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脚面皮肤有轻微的灼热感,小疙瘩通常是肤色或微微发红,边界不太清晰。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用药,更换舒适柔软的鞋子,避免继续摩擦,通常短时间内可自行缓解。
2、接触性皮炎:皮鞋可能含有一些化学物质,如染料、胶水等,部分人的皮肤对这些物质较为敏感,接触后就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患病的脚面会出现红斑、小疙瘩,伴有明显瘙痒,严重时可能还会有肿胀、渗液等情况。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能减轻炎症反应;也可涂抹糠酸莫米松乳膏,起到止痒、消炎的作用;还可选用地奈德乳膏,帮助缓解皮肤症状。
3、足癣:如果皮鞋不透气,脚面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容易滋生真菌。真菌侵入脚面皮肤后,会引发足癣,出现痒感和小疙瘩。这些小疙瘩可能会逐渐融合成片,形成脱屑、水疱等,还伴有明显的瘙痒,尤其是在夜间可能会加重。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能有效抑制真菌生长;也可涂抹硝酸益康唑乳膏,对真菌有杀灭作用;还可选用酮康唑乳膏,改善足癣症状。
4、汗疱疹:一些人本身脚部汗腺分泌较为旺盛,穿皮鞋后脚部闷热不透气,容易诱发汗疱疹。汗疱疹通常在脚面出现深在性小水疱,疱壁较厚,周围可有红晕,伴有瘙痒和烧灼感,水疱干涸后会出现脱皮现象。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能起到止痒、收敛的作用;也可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缓解瘙痒症状;还可选用氯雷他定片,减轻过敏反应。
5、窝状角质松解症:窝状角质松解症多在脚部多汗、长期穿不透气鞋子的情况下发生,皮鞋若透气性差,就可能诱发此病。主要表现为脚面皮肤出现散在的火山口状凹坑,坑内有角质栓,周围皮肤可发红、起小疙瘩,伴有瘙痒和异味。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起到消炎作用;也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抑制细菌滋生;还可选用红霉素软膏,帮助控制感染。
穿皮鞋出现脚面痒起小疙瘩的情况后,患者不要自行搔抓,以免抓破皮肤导致感染加重。另外,保持脚部清洁干燥也很重要,每天洗脚并擦干,尤其是脚趾间等部位,可有效预防此类情况的发生。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