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疹与痱子的性质一般是相同的,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两种疾病都与人体汗腺分泌物有关,主要发生在头部和躯干等暴露部位。痱子,通常被称为汗疹、热疹或粟粒疹,是在夏天或湿热的环境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表面和炎症性的皮肤疾病。同时汗腺分泌物也容易被汗水浸渍而增多,这些都可促使细菌生长繁殖,导致局部发炎。在高温的条件下,大量的汗液难以蒸发,导致其渗透到皮肤并阻塞汗管。由于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抵抗力较差,容易感染疾病,因此,预防和治疗小儿痱子尤为重要。由于汗液在汗管中长时间停留,导致其内部压力上升,当汗管破裂时,汗液可能渗透到附近的组织中,从而可能导致痱子的产生。剧烈的身体活动、使用阿片类药物以及高温气候都是导致痱子出现的关键因素。
痱子的主要症状是在腋下、腹部、颈部和肘窝有密集的丘疹和丘疱疹,这些疹子可能是透明的,类似于水滴,容易破裂,并伴有瘙痒和灼热感,出汗后的症状可能会加重。如果皮疹较局限且无明显诱因者则多属于湿疹或皮炎范畴。在皮肤损伤范围较广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经历发热、头疼、头昏等全身性的症状。此外,还有少数患者会发展成脓疱疮、水痘-带状疱疹综合征等并发症。痱子的确诊可以通过观察典型的体征和进行病理学检查来实现。如果皮疹较多或有明显渗出者应及时治疗。建议在局部涂抹如炉甘石洗剂、康复新液、氢化可的松乳膏等产品,并确保选择透气且宽松的棉质衣物。建议每天用温水沐浴,并让皮肤自然风干。如果皮疹明显者可选用外用激素制剂及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并要避免使用含雄性激素或激素类药物的化妆品。当瘙痒症状加剧时,患者可以选择口服抗组胺类药物,例如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或盐酸非索非那定片等。
患者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