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科

失血量多少才能输血

医生头像

马瑞 主治医师内科

三级甲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输血的标准是大量失血、凝血异常、严重感染等症状,其中失血量大约占总血量的10%-20%之间,即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输入血浆代用品。若失血量超过20%可考虑使用浓缩红细胞或全血。
失血量一般是指身体失去血液的量,而血液是指在心脏和血管腔内循环流动的一种组织液体。成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十三分之一,相对密度为1.050~1.060,pH值为7.3~7.4,渗透压为313毫米每升,主要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一般失血量低于总血量的10%,可通过身体自身造血和体液循环,使症状快速得到缓解,一般不用进行输血治疗。
若是如果是失血量在10%-20%之间,其血液大约在500-1000毫升,此时一般会对血液循环造成一定影响,要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输入适当的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的血浆代用品。如血小板较少,并出现了凝血功能减弱,可考虑少量输入血小板。若是失血量超过20%,其血液量一般超过1000毫升,此时血压通过会降低,血液循环受阻明显,常会出现头昏乃至昏厥的症状,可考虑输入浓缩红细胞快速改善体内供氧帮助缓解症状,若是失血量超过30%甚至更多,可能会导致心输出量与动脉压大幅度下降,出现代谢障碍,严重时可出现休克的症状,甚至造成机体死亡。此时需要根据血容量,输入全血和浓缩红细胞,保证正常的血液循环。
若是出现大量失血时,通常需要及时到医院急诊科、血液科等科室就诊,可通过血常规、血压测定等明确失血程度,并根据失血程度输血,同时配合进行给氧、止血等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