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螃蟹脸上起疙瘩可能是过敏反应、食物不耐受、卫生问题、交叉过敏、原有皮肤问题加重等情况导致,若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
1、过敏反应:螃蟹是常见的过敏原,其中的蛋白质等成分可引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患者可能对螃蟹中的某种蛋白过敏,导致脸上出现红斑、丘疹,常伴有瘙痒,严重者可出现水疱、肿胀,甚至波及全身,可同时伴有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
2、食物不耐受:部分人可能存在对螃蟹中特定成分的消化吸收问题,例如乳糖不耐受者对乳糖消化困难一样,这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过敏,但可能引起类似过敏的皮肤反应,出现疙瘩,可能还伴有轻微胃肠不适。一般可通过调整饮食来缓解,若症状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3、卫生问题:如果螃蟹烹饪过程中处理不当,携带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食用后可能引起皮肤反应,脸上起疙瘩,同时可能伴有发热、恶心等全身感染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罗红霉素胶囊。
4、交叉过敏:对螃蟹过敏的人可能同时对其他海产品或与之有相似成分的食物过敏,如虾、贝类等,食用螃蟹后引发交叉过敏反应,导致脸上起疙瘩,瘙痒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拉定胶囊、罗红霉素胶囊。
5、原有皮肤问题加重:若本身患有脂溢性皮炎、痤疮等皮肤问题,螃蟹的食用可能加重皮肤炎症,使原有疙瘩增多或出现新的疙瘩,同时原有的皮肤症状如脱屑、油腻、疼痛等可能加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克莫司软膏、阿达帕林凝胶、夫西地酸乳膏。
不要搔抓脸上的疙瘩,以免引起皮肤破损和感染。避免再次食用螃蟹及可能引起过敏的相关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