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一到晚上湿疹就严重可能与温度变化、激素水平、神经调节、过敏反应、感染等原因有关,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对症治疗。
1.温度变化:晚上气温降低,皮肤血管收缩,可能导致湿疹更加严重,伴有皮肤干燥、瘙痒加重等症状。注意保暖,一般即可恢复。
2.激素水平:晚上激素分泌变化,可能致使湿疹加重,导致湿疹处红肿,还可能有渗出等症状。可口服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用药需遵医嘱。
3.神经调节:由于人体晚上的时候神经兴奋性改变,可能会刺激皮肤,导致湿疹部位的皮肤瘙痒难忍,影响睡眠。可使用调节神经功能或者消炎的药物治疗,比如维生素B1片、谷维素片、糠酸莫米松乳膏等,用药需遵医嘱。
4.过敏反应:如果晚上接触变应原,刺激了湿疹,病情就可能会加重,出现红斑、丘疹,伴有呼吸急促等症状。建议避免接触变应原,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地塞米松片、卤米松乳膏等药物治疗,发挥抗过敏的作用。
5.感染:湿疹部位发生细菌感染,可能会使得晚上的时候更加严重,有脓液、发热等症状。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建议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分散片、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治疗,发挥抗炎的作用。
平时要注意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生姜、大蒜等,并且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