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艾灸补肾的方法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艾灸补肾的方法是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艾灸肾俞穴、命门穴、关元穴、气海穴、太溪穴等,建议前往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
1.肾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为肾之背俞穴,是肾气输注之处,艾灸此穴可温补肾阳,强健腰膝,对肾虚引起的腰痛、阳痿、遗精等症状有明显疗效。
2.命门穴: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命门乃生命之门,是元气的根本,艾灸命门可温补命门之火,增强体质,对肾阳虚衰、腰膝冷痛等症状有良好效果。
3.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此穴为小肠之募穴,也是任脉与足三阴经之会,艾灸关元能培元固本、补益下焦,对肾虚所致的尿频、遗尿、阳痿早泄等症状有治疗作用。
4.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气海乃生气之海,艾灸此穴可温阳益气、扶正固本,有助于改善因肾虚引起的气虚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
5.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为肾经之原穴,具有滋阴益肾、壮阳强腰的作用,艾灸太溪可激发肾经原气,对肾阴虚、肾阳虚均有调理效果,是补肾的重要穴位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后需注意保暖,避免用冷水洗手、洗脸或洗澡。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