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多发生在肢体末梢或暴露的部位。冻疮烂了有脓水时,可以采取局部清洁、保持干燥、西药治疗、红外线照射、中药治疗等方法。若病情加重或持续不愈,应及时就医,遵医嘱处理。
1.局部清洁: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冻疮溃烂处,去除脓液和污垢。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但冲洗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2.保持干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吸干溃烂处的水分,保持局部干燥。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加重感染,但要注意不要过度擦拭,以免引起疼痛和出血。
3.西药治疗:可以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红霉素软膏等。莫匹罗星软膏对革兰阳性球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夫西地酸乳膏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红霉素软膏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4.红外线照射:通过红外线的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适用于冻疮溃烂面积较小、感染较轻的情况。但红外线照射可能会引起皮肤干燥,照射后应注意保湿。
5.中药治疗:可选用黄柏、黄芩、大黄等中药煎汤外洗,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也可内服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中药方剂,如当归四逆汤加减。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强保暖,避免再次受冻。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减少对冻疮部位的摩擦。合理饮食,增加营养,提高身体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