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骨盆扩大考虑与子宫增大、激素影响、顺产影响、便秘、慢性支气管炎等因素相关,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如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
1、子宫增大:在怀孕期间,随着胎儿的不断发育,女性的子宫也会逐渐变大,容易对骨盆产生较大的压迫,可能导致骨盆扩张,使女性在产后发现自身骨盆扩大。女性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行凯格尔运动,以锻炼局部肌肉,进而调整骨盆状态。
2、激素影响:在产前,女性体内通常会分泌松弛素,可能导致骨盆韧带松弛,进而在产后出现骨盆明显扩大的情况。女性通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骨盆收腹带,以固定、收缩骨盆,通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骨盆情况。
3、顺产影响:如果女性通过顺产娩出胎儿,胎儿通常需要经过阴道,容易对盆底结缔组织产生刺激,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松弛,进而使骨盆出现变大的现象。女性可以遵医嘱做提肛运动、臀桥等动作,通常有助于增加局部肌肉的力量,有益于恢复骨盆的状态。
4、便秘:如果女性在产后存在长期卧床、过度节食等情况,可能造成便秘,出现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等情况。由于大便长时间未能排出,女性的腹压可能升高,可能会导致盆底肌松弛,使女性的骨盆在产后出现扩大的现象。女性可以适当地吃芹菜、冬瓜等食物,还可以遵医嘱使用麻仁丸、新复方芦荟胶囊等药物,以润肠通便。
5、慢性支气管炎:在产后恢复期间,女性身体抵抗力较差,可能感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进而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出现持续咳嗽、咳痰等症状。由于受到长期咳嗽的影响,女性的腹压通常会升高,可能影响盆底肌状态,导致骨盆松弛、变大。女性可以遵医嘱使用罗红霉素胶囊、青霉素V钾片等药物治疗,以抑制、杀灭细菌,促使局部炎症消退。
在出现上述情况后,女性要注意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不要过度焦虑,可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干预,以改善身体状况。需注意,若女性正处于哺乳期,在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时,通常建议先暂停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