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一直有红色的小点点可能是樱桃状血管瘤、过敏性紫癜、蜘蛛痣、湿疹、毛囊炎等所致,建议及时就医采取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1、樱桃状血管瘤:病因不明,可能与皮肤老化、基因突变等有关。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突出皮肤表面的红色小丘疹,类似小红点。一般无需治疗,若影响美观,可采用激光、电灼等物理方法去除。
2、过敏性紫癜:多因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因素,使机体发生变态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出形成皮下出血点,表现为红色小点点,多见于双下肢及臀部,可伴有关节痛、腹痛等症状。治疗可使用维生素C、芦丁片改善血管通透性,严重时需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还可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
3、蜘蛛痣:常见于肝脏疾病患者,如肝硬化等,因肝脏对雌激素灭活能力减弱,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刺激小动脉末梢分支扩张形成蜘蛛样红色小点点,中央有一红点,周围有放射状血管扩张。主要是治疗原发肝脏疾病,蜘蛛痣可采用激光治疗去除。
4、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如接触过敏原、皮肤干燥、精神因素等。急性期皮肤出现红斑基础上的密集红色小丘疹,伴有瘙痒。可外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等,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
5、毛囊炎:细菌感染毛囊,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发炎症反应,毛囊口出现红色丘疹、脓疱,表现为红色小点点,可伴有疼痛。局部可外用抗生素,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严重时可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阿奇霉素、米诺环素等。
身上持续存在红色小点点的原因较为复杂,及时就医,通过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以有效控制病情,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