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紊乱的原因包括大量呕吐、血液浓缩、严重腹泻、营养不良等因素引起的,建议及时的进行针对性处理。
1、大量呕吐:大量呕吐可导致钠离子丢失,出现电解质紊乱,典型症状有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此时可以适量的喝一些盐水,补充钠离子。
2、血液浓缩:摄入水分不足、发热、腹泻、过度换气等,可导致血液浓缩,引起血液中的钠离子含量过多,出现电解质紊乱。典型症状为口干、口渴、乏力、少尿,严重的可出现眼窝凹陷、躁动,甚至昏迷。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药物促进钠离子排泄。
3、严重腹泻:严重腹泻可导致钾离子不足,诱发电解质紊乱,典型症状为四肢无力,甚至无法站立和抓握东西,严重的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心慌、心悸。此时可以适量吃一些补钾离子的食物,例如香蕉、竹笋、香菇等。
4、营养不良:长期禁食、厌食或肠外营养不足,可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此时体内的镁离子含量不足,可导致电解质紊乱,典型症状为肌肉及手足抽搐,严重的可出现意识不清、昏迷症状。此时可以适量吃一些菠菜、苋菜、芹菜等食物补充镁离子。
此外,该情况也可能是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功能不全等因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