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觉得冷通常是体温上升期。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的情况。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组织的创伤与坏死等因素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热的问题,腋窝体温通常会超过37.3℃。当患者的体温逐渐上升时,身体的血液分布可能会发生变化,到达重要脏器的血液会增加,就会导致皮肤和四肢末端的血液较少,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发冷的情况。另外,处于体温上升期的患者,其身体的散热能力可能会减弱,产热增加,皮肤内的小血管可能会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就容易导致皮肤温度降低,使患者感觉冷。
因此,当患者处于体温上升期时,通常会有畏寒、寒战等症状,还可能会有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等症状。当患者的体温继续升高,达到高峰时,畏寒、寒战等情况就会消失,可能会有身体感觉发热、烧灼、全身出汗等症状。
建议患者要及时控制自己的体温,避免体温持续处于较高的状态。当患者出现低热的情况时,可以通过冷敷额头、温水擦浴等方式来降温。如果患者的体温超过了38.5℃,可以及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进行退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