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孩子脸上都是小疙瘩可能是痤疮、粟丘疹、毛周角化症、汗管瘤、扁平疣等原因导致的,孩子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且配合医生对症治疗。
1、痤疮:进入青春期后,雄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脂腺分泌增加,毛囊口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等因素可引发痤疮,使孩子脸上出现小疙瘩。孩子要注意面部清洁,可以按照医嘱使用阿达帕林凝胶、过氧苯甲酰凝胶等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可以起到改善毛囊角化、抗炎的作用。
2、粟丘疹:皮肤微小伤口在修复过程中形成的潴留性囊肿,表现为脸上的小疙瘩。可以按照医嘱使用维A酸乳膏、尿素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可以起到剥脱角质、软化皮肤的作用。
3、毛周角化症:可能与遗传有关,毛囊周围角质增厚,导致脸上出现小疙瘩。孩子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可以按照医嘱使用水杨酸软膏、维胺酯维E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可以起到软化角质、改善皮肤的作用。
4、汗管瘤:汗管异常发育产生的良性肿瘤,多见于眼睑及额部,也可出现在脸上其他部位,表现为小疙瘩。可以通过激光、电灼等方法去除,术后可以按照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预防感染。
5、扁平疣: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可在脸上出现扁平丘疹样小疙瘩。孩子要避免搔抓,可以按照医嘱使用咪喹莫特乳膏、氟尿嘧啶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可以起到抗病毒、调节免疫的作用。
孩子需要注意保持面部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护肤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