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致死率一般不算高。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还伴有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等症状。登革热是一种具自限性倾向的传染病,无并发症患者的病程约7~10天。该病通常预后良好,死亡病例较少,多为重型患者。因此,登革热致死率一般不算高,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即可。
如果患者前往过登革热流行地区,或是在夏秋雨季出现发热伴皮疹、疼痛、出血等症状,应考虑登革热,需要尽快前往医院的感染科就诊,完善血常规、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胸腹部CT检查、X线检查、头部CT和核磁共振等检查。明确诊断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氯化钠注射液、口服补液盐Ⅰ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此外,患者应隔离在有纱窗、纱门的室内,隔离时间应不少于5日。日常生活中应注重防蚊灭蚊,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和劳逸结合,适当锻炼身体,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人群抗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