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患者出红疹通常能恢复3~5天能恢复。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热患者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大约8-10天的增殖,然后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3期,即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皮疹一般在病程的3~6天出现,典型皮疹为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或融合成片的红斑疹、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等,其中可见有散在小片的正常皮肤。皮疹先在四肢出现,然后蔓延至躯干及全身,一般维持3~5天可恢复消退,无脱屑或色素沉着。部分体质较好的患者,通常维持3天左右,部分体质较差的患者,可能会维持5天左右。
但是红疹恢复消退后,并不表示病情已经恢复,患者通常会进入极期,此时期部分患者可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明显的血浆渗漏,可出现腹部剧痛、持续呕吐、球结膜水肿、四肢渗漏征、胸腔积液和腹水等症状,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
目前还没有针对登革热的特异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一般处理及预防性治疗等措施。例如物理降温、卧床休息、半流质饮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