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妊娠糖尿病的中医中药治疗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妊娠期糖尿病在中医里被称作妊娠消渴症,其发病主要源于阴虚内热,使得津液受到耗损。这会引发口干、多饮、多食、多尿等典型症状。对于具体的中药治疗,需及时就医依据证型进行辨证施治,按照部位可划分为上消的肺热津伤、中消的胃热炽盛以及下消的肾虚精亏等证型。
1.上消:也就是肺热津伤,通常处于消渴症的早期阶段,病位在肺。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烦渴多饮、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洪等。治疗的原则是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可依照医嘱应用消渴方加减。
2.中消:即胃热炽盛,因为脾是肺之母,所以当肺的功能出现异常时,也会对脾胃造成损害。主要呈现出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结、舌红、苔干黄、脉数等。治疗原则为清泻胃火、滋阴生津,能够依照医嘱给予玉女煎加减,也能够给予七味白术散加减。
3.下消:即肾虚精亏,由于肺是肾之母,当出现肺热津伤时,容易导致肾阴虚或者肾阳虚。主要表现为尿多、尿甜、乏力、腰腿酸痛、舌红、苔薄白或黄,以及脉细。治疗原则为补肾、益气、填精,可遵循医嘱给予六味地黄丸加减,或者根据阴阳虚衰的程度,给予龟鹿二胶丸、右归丸等药物。
需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盲目用药。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