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上长红色大硬疙瘩,可能是疖肿、虫咬皮炎、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结节性红斑、皮肤纤维瘤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疖肿:细菌感染毛囊及周围组织,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皮肤局部破损、卫生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易诱发。表现为红肿热痛的硬疙瘩,中央可出现脓头。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挤压。早期可热敷促进炎症消退,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等抗菌药膏。若脓肿形成,可能需要切开引流。
2.虫咬皮炎:昆虫叮咬后过敏反应,蚊虫、跳蚤等昆虫叮咬后,其唾液等物质注入皮肤,引起人体免疫反应。可出现红色硬疙瘩,瘙痒明显。避免搔抓,以免抓破引起感染。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激素类药膏等缓解瘙痒和炎症。严重时口服抗组胺药物。
3.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皮脂腺排泄管堵塞,皮脂腺分泌旺盛,排泄管堵塞时皮脂积聚形成囊肿。若继发细菌感染,可出现红肿硬痛的疙瘩。注意局部清洁,避免刺激。感染较轻时可使用抗菌药膏,如炎症严重或反复发作,可能需要手术切除囊肿。
4.结节性红斑: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药物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双侧小腿伸侧为主的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结节,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寻找并去除可能的病因。注意休息,抬高患肢。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5.皮肤纤维瘤:纤维组织增生,一般为皮肤受轻微外伤后,纤维组织过度增生形成。通常为单个硬疙瘩,颜色可呈红色或褐色。如果无症状且不影响美观,可观察。若有美容需求或出现疼痛、增大等情况,可考虑手术切除。
需要注意的是,皮肤上出现红色大硬疙瘩如果情况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使用上述药物都要谨遵医嘱,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