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后局部出现大疙瘩可能和气血瘀滞、经络不通、局部炎症反应、组织液渗出、过敏反应等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1、气血瘀滞:针灸时若刺激过强或穴位选择不当,易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血积聚,表现为肿胀疙瘩。可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或遵医嘱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
2、经络不通:经络系统不畅,针灸后气血难以顺畅流通,局部积聚形成肿块。治疗需继续轻柔针灸以疏通经络,结合推拿按摩手法,促进经络畅通。
3、局部炎症反应:针灸操作不当或消毒不严可能引发局部感染,导致炎症性肿胀。此时需保持局部清洁,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进行消炎。
4、组织液渗出:针灸刺激可能促使局部组织液渗出,形成水肿性包块。治疗以局部冷敷减少渗出,随后热敷促进吸收为主。
5、过敏反应:少数情况下,患者可能对针灸使用的针具材质或消毒用品过敏,导致局部过敏性肿胀。应立即停止针灸,远离过敏原,并遵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缓解过敏症状。
如果患者针灸后出现了上述症状,应该积极到医院进行治疗,避免对机体健康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