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在中医中又称为腹泻,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中医对泄泻的分型一般包括寒湿型泄泻、肝气乘脾型泄泻、饮食积滞型泄泻、脾胃虚弱型泄泻、肾阳虚衰型泄泻等,可就医采取对应措施治疗。
1、寒湿型泄泻:泻下急迫、粪便臭秽、身热口渴、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肛门灼热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藿香正气散。该方由甘草、藿香、厚朴、白皮、半夏曲、茯苓、紫苏、白芷等组成,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
2、肝气乘脾型泄泻:泄泻伴有胸胁胀痛、嗳气食少等症状。多因情志因素导致肝脾不和,肝木乘脾土所致。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痛泻要方加减。
3、饮食积滞型泄泻:泻下稀便、脘腹胀满、腹痛肠鸣、不思饮食,或有呕吐、泻下粪便臭如败卵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和丸。该方主要用于治疗伤食泄泻,可见腹胀、嗳气等症;以及湿热泄泻,可见大便臭秽、腹痛等症。
4、脾胃虚弱型泄泻:大便时溏时泻,反复发作,稍有饮食不慎则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等。需要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5、肾阳虚衰型泄泻: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腹部喜暖、腰膝酸软、形寒肢冷等。需要温阳止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四神丸加减。
同时,患者也应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的改善,以促进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