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科

醛固酮作用机制

医生头像

潘永源 主任医师内科

三级甲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醛固酮是一种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药物,其作用机制是减少肾重吸收钠离子和水,从而减少醛固酮的生成。
醛固酮是一种肾上腺激素类药物,主要是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与疗效观察,以及肾上腺肿瘤、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还可用于某些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药理研究,尤其对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有临床价值。
醛固酮能够调节细胞外液容量和电解质,从而调节人体内血容量,分泌量过多时会导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和肾功能受损等,可能需要通过药物降低醛固酮。细胞外液容量下降容易刺激肾小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增加肾脏重吸收量,从而导致细胞外液容量增多。而本品主要是通过调节肾脏对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醛固酮系统,使醛固酮分泌和肾重吸收钠离子、水分减少,最终达到维持水盐生理平衡目的。
但是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药物,以免加重肾脏的负担。平时应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不要喝刺激性饮料,如咖啡、酒、浓茶等,否则容易影响药效。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